找到相关内容16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由真起妄返妄归真之考证

    一见一处住地,二欲爱住地,三色爱住地,四有爱住地,五无明住地。’前四烦恼障,后一所知障,彼经自说:‘无明住地,声闻辟支佛所不能断,唯为如来佛菩提智所能断故。’由此定知是所知障。《唯识》第九与经说同,‘烦恼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4689270.html
  • 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

    陶器胎质松软,釉色大致为黄、绿、白三色,所以称为“三彩”。黄色浓重者接近赤褐色,蓝彩较为罕见。三彩陶器上有意地利用釉色的变化作成装饰,富于华丽的效果。   唐代的装饰艺术以其华丽优美的风格成为时代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60192481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第九讲

   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: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第九讲   第三色法,略有十一种:一眼,二耳,三鼻,四舌,五身,六色,七声,八香,九味,十触,十一法处所摄色。   心、心所所变相分,皆名为色。今且约内五根、外六尘,故但略有十一种也。   凡是心王和心所变现的相分,都叫做色。现在只按内的五根和外的六尘来宣讲,所以只略说十一种。   眼耳鼻舌身五根,皆第八识相分。而各有二:一者胜义五根,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43229325745.html
  • 白文殊修法仪轨及导论(灌顶后方可修)

    体内,意业的无明黑暗遇蓝光刹那消失,体内充满蓝色甘露,由足盈溢至顶,得到金刚意的大加持,消除心所造业。或者可以同时放白、红、蓝光,照明自身及众生的三处,三色甘露同时流入体内,消除三业一切黑暗,由足至心...

    夏坝仁波切

    |白文殊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652366082.html
  • 泰国游记—— 一个藏传佛教僧人看泰国

    指导,佛教也成为了泰国的国教,泰国的国旗由白、红、蓝三色组成,其中白色代表佛教,泰国的宪法中规定了国王必须保护赞助佛教,泰国的纪念也是使用佛历……。  泰国的佛教有完整的僧伽制度,设有僧王,并有僧伽法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82039162.html
  • 祥云法师著:佛教常用呗器、器物、服装简述(二)

    律限用黑、赤两色,五分律限用孔雀咽色。除此‘黑、赤、灰’三色之外,不准薰染其他颜色。第三:它的容‘量’,也有规定。四分律说:‘大者可受三斗、小者可受半斗、中者比量可知’。不过这是从四分律里译出来的‘斗’...

    祥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5441041.html
  •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(上集)B

      金钟罩铁布衫  翻译:新的魔障出来了。以红、蓝、黑三色为代表的印度、西藏、及尼泊尔的魔鬼兵团,施法无效,遂引诱当地的民众来打扰我。它们施法术,令黑雾笼罩大地。雷电、冰雹、暴风雨摧毁了农田,引来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4341252.html
  • 宗镜录妙旨

    有法,三色法,四不相应行,五无为法。唯第一心法最胜,如《华严经》颂云:“心如工画师,能画诸世间,一切世间中,无法而不造者。”此八识心王最胜。犹如画师,能画一切人天五趣形像,乃至佛菩萨等形像。   4. ...

    冯树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2941468.html
  • 凡夫的世界与圣者的世界

    不是一回事。  这幅世界地图与实际存在的世界是大致重合的,我们完全是依据这幅地图在实际存在的世界里进行各种活动,虽然我们看不到实际存在的世界,但有这幅用意识的三色视觉语言描画的地图作参考,我们就可以活动...

    大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4741565.html
  • 唯识的结构——《成唯识论》初读

    ,十悭,十一无惭,十二无悔,十三不信,十四懈怠,十五放逸,十六昏沉,十七掉举,十八失念,十九不正知,二十散乱。  六、不定四者:一睡眠,二恶作,三寻,四伺。  第三色法,略有十一种。一眼,二耳,三鼻,...

    陈克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5442389.html